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优势片段杂交策略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是一种经典的药物设计方法,它是依据现有的结构特征,将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药效团片段通过“强强联合”组合得到的新化学实体的过程。优势片段的杂交策略可提高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药代性质,相比于传统的药物研发,这种基于结构方法的成功率更高,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反式-2-苯基环丙胺(PCPA)对单胺氧化酶(MAOs)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可用于治疗抑郁症。另外,MAOs与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化酶(LSD)的结构具有高度同源性,所以PCPA对LSD也有较强的抑制活性,主要是与LSD的催化位点进行共价结合。研究者通过分析PCPA与LSD复合物和FAD与N-炔烃丙基赖氨酸肽段的晶体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LSD抑制剂,其中衍生物1和2对H3K4甲基化的抑制活性最强,且衍生物2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随后,该研究者通过借鉴西班牙Oryzon Genomics公司的明显分子3,通过优势片段杂交策略,得到的衍生物4对LSD的抑制活性和选择性均显著提高,且对SH-SY5Y神经母细胞和HeLa宫颈癌细胞的增殖也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研究者对比分析衍生物9和10与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的对接结果发现,氨基甲酸酯基是产生高效抗耐药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另外衍生物9与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的X-射线晶体复合物显示,3,5-二氯苯基与氨基酸残基可通过氢键相互作用。故研究者将3,5-二氯苯基“嫁接”到衍生物10的稠杂环结构骨架中,同时避免引入手性中心,降低合成的难度,得到吲唑类新型抗HIV药物11。


基于优势片段杂交策略在药物设计中具有思路清晰、研发时间短及成本低等优势,但是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借助一部分外界的力量,如药物与靶点的晶体结构及分子对接技术等,另外在进行分子杂交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目标化合物的分子量过大、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等缺点。


推荐阅读
-
优卡迪俞磊:“原创药”专利是创新药企亟需突破的关键,而资金、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创新药的生态环境,是助推的必要条件 -
亚盛医药杨大俊: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征途是全球市场 -
贝达丁列明:中国医药创新还有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需要突破 -
和黄苏慰国:中国创新药公司真正走向国际市场要拿得出过硬的产品 -
泽璟盛泽林:License-in模式下未来盈利能力需与分成费用平衡 -
何如意:license in产品该如何实现快速上市?药企出海临床试验设计该怎么做?一个最佳的临床是怎样的? -
信达刘勇军:新药临床转化效率与策略决定其上市进度与商业价值 -
泽生周明东:药物创新真正“卡脖子”的是思想与资本的局限 -
何如意:license in产品该如何实现快速上市?药企出海临床试验设计该怎么做?一个最佳的临床是怎样的? -
恒瑞首现亿级股权投资,这家从不license in的低调药企凭什么? -
高光时刻!2021中国医药创新:BigPharma、Biopharma、Biotech交相辉映,国际化进程势不可挡 -
思辨中国新药研发主要终点、次要终点及创新内核 -
外媒报道 | 中国:明天的生物技术冠军正在崛起 -
河南春晚《唐宫夜宴》火了!新药领域,河南老乡也很牛!一个字,中!(文末有彩蛋) -
欢迎欣赏“我和我的药时代”——2021年中国医药界网络春晚”!
药时代,聚焦新药研发,荟萃行业精华,分享交流合作,共筑健康天下!

点击这里,欣赏更多精彩内容!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