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生男还是生女,你以为是随机?其实早已写在了父亲的基因里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走进数字化”系列活动


生男生女历来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许多人都希望能按照自己的心愿生男孩或女孩。但是事实往往不遂人愿。
莫言的一部长篇小说《丰乳肥臀》中的母亲有八个女儿,分别叫来弟、招弟、领弟、想弟、盼弟、念弟、求弟和上官玉女,最终还真的生了一个弟弟,取名为上官金童,上官玉女是他的双胞胎姐姐。虽然是小说,但也反映了在一个特殊的时代,某些父母,曾经非常直白、非常热切地想生一个男孩,热切到把想法直接寄托在女儿的名字上。
从生物学的概念来讲,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受孕的时候,精子的XY染色体可分别与卵子的X染色体进行随机组合(女孩为XX,男孩为XY),理论上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相等。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然出生的男女比例也并不是1:1,而是出生性别比更偏向于男性,也就是自然状态下,出生的男婴数量大于女婴。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男婴总数和女婴总数的比值,通常用每100名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一般来说,每出生100名女婴,男婴出生数在102~107之间,出生性别比偏向于男性。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男孩先天夭折概率高,寿命短,为了能够保证人类历史上性别相对平均,就需要用更高的出生率来维持。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在一项涉及数千个家庭的研究显示,男性很可能携带两种不同类型的等位基因,导致每个男性产生X和Y精子的比例并不是1:1。也就是说生男生女得看这个爸爸是“生男孩体质”还是“生女孩体制”。那么究竟哪些男性更容易生男孩,哪些男性更容易生女孩呢?
研究表明,男性从父母那里遗传了多生男孩或多生女孩的倾向。男性如果有更多的兄弟,他们更有可能生儿子;男性如果有更多的姐妹,他们更有可能生女儿。

这项研究对927个家族谱系进行了研究,这些家庭包含了追溯到1600年的北美和欧洲556387人的信息。
家族谱系研究表明,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遗传决定的。我们现在知道,如果一个男性的兄弟多,他就更有可能生男孩;如果一个男性的姐妹多,他就更有可能生女孩。然而,对于女性,则无法预测。但是尽管这种基因对女性没有影响,但她们也会携带这种基因,并将其传给子女。
在该研究中,Gellatly教授论证了男性很可能携带两种不同类型的等位基因,从而导致控制X和Y精子比例的基因的三种可能组合:
第一种组合的男性(mm),产生更多的Y精子,更容易生儿子。
第二种组合的男性(mf),产生大致相同的X和Y精子,生儿生女概率大致相等。
第三种组合的男性(ff),产生更多的X精子,更容易生女儿。

父母双方遗传的基因会导致一些男性生男孩多,而另一些则生女孩多,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人口中男性和女性的数量大致平衡。例如,如果人口中男性过多,女性会更容易找到配偶,所以女儿较多的男性会遗传更多的基因,导致下一代出生更多的女性。
研究人员还举了一个战争的例子,在许多参加过世界大战的国家,战争后出生的男孩数量会突然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那一年,与战争开始前一年相比,英国每出生100个女孩就多出生2个男孩。在每次战争之后,由于在战场上的伤亡,男性的比例会大幅度减少。但是,没过几年,男孩子越生越多,男女比例又平衡了,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儿子多的家庭在战争中有男性幸存的概率更大,那这些幸存的男性自己也更有可能生男孩,因为他们从父亲那里遗传了这种倾向。
相比之下,女儿较多的家庭可能在战争中失去了为数不多的儿子,这些家庭中牺牲的男性本应该更可能生女儿,他们的牺牲导致女性出生减少。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男性更有可能生男孩,从而导致了战后男孩婴儿潮。
因此,生男生女是由基因决定的,确切的说取决于爸爸是什么“体质”。所以,各位备孕的准父母们不要相信什么民间偏方,备孕和孕期内,都需要控制药物的摄入,即便是传统药物也得慎重,不能特别想要某个性别而吃药乱补。


推荐阅读
-
谢雨礼博士 | 新药大时代:小分子突破,双抗ADC爆发,RNA王者归来,生物相变能否成就下一个诺奖? -
破局晚期乳腺癌治疗——礼来CDK4 & 6抑制剂唯择®(阿贝西利片)在中国上市 -
为千百万患者提供新药解决方案——专访著名华人女性科学家徐连红博士 -
女神节将至,敬祝25位女性领袖和千千万万女同药们节日快乐! -
我和我的药时代 | 18位大咖畅谈中国新药研发 -
徐增军:什么是真正的创新?如何看待创新的同质化?中国医药产业创新现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AI医疗大联盟(AAIH),一遇风云便化龙! -
君实生物段鑫:不要盲目追求热门药物的License-in -
荣昌房健民:走向First-in-class必须有一个有利于原始创新的新药研发环境 -
优卡迪俞磊:“原创药”专利是创新药企亟需突破的关键,而资金、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创新药的生态环境,是助推的必要条件 -
亚盛医药杨大俊: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征途是全球市场 -
贝达丁列明:中国医药创新还有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需要突破 -
和黄苏慰国:中国创新药公司真正走向国际市场要拿得出过硬的产品 -
泽璟盛泽林:License-in模式下未来盈利能力需与分成费用平衡 -
何如意:license in产品该如何实现快速上市?药企出海临床试验设计该怎么做?一个最佳的临床是怎样的? -
信达刘勇军:新药临床转化效率与策略决定其上市进度与商业价值 -
泽生周明东:药物创新真正“卡脖子”的是思想与资本的局限 -
何如意:license in产品该如何实现快速上市?药企出海临床试验设计该怎么做?一个最佳的临床是怎样的? -
恒瑞首现亿级股权投资,这家从不license in的低调药企凭什么? -
高光时刻!2021中国医药创新:BigPharma、Biopharma、Biotech交相辉映,国际化进程势不可挡 -
思辨中国新药研发主要终点、次要终点及创新内核 -
外媒报道 | 中国:明天的生物技术冠军正在崛起 -
河南春晚《唐宫夜宴》火了!新药领域,河南老乡也很牛!一个字,中!(文末有彩蛋) -
欢迎欣赏“我和我的药时代”——2021年中国医药界网络春晚”!
药时代,聚焦新药研发,荟萃行业精华,分享交流合作,共筑健康天下!

点击这里,欣赏更多精彩内容!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