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研究团队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小鼠模型上测试了抗PD-1抗体,结果发现对减缓癌细胞的扩散作用甚微。
同时,他们发现头颈部肿瘤中的癌症干细胞的CD276基因表达显著升高。CD276在肿瘤外层的表达最高,这表明CD276起着一个免疫检查点的作用,可以保护肿瘤内部的干细胞和癌细胞免受人体T细胞的攻击和杀伤作用。
与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似,研究团队将抗CD276抗体注射到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小鼠模型中,以观察这种治疗是否可以阻断免疫检查点并抑制癌症的生长和扩散。一个月后,发现癌症病灶和转移灶显著减少。
为了对抗CD276抗体治疗后的肿瘤反应提供更全面、公正的评估,研究团队进行了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对6274个癌细胞的分析显示CD276阻断可重塑肿瘤细胞异质性,减少上皮间质转化,表明癌症干细胞利用CD276进行免疫逃逸,提示靶向CD276可能减少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癌症干细胞。
接下来为了证明CD276阻断是通过肿瘤免疫微环境起作用,研究团队对小鼠进行了免疫剥夺治疗,这种治疗会消耗掉T细胞。结果显示,被消耗了T细胞的小鼠,对CD276阻断毫无反应,肿瘤持续进展扩散,这表明阻断CD276消除肿瘤细胞的效用是依赖于T细胞的。
研究团队从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样本中再次印证了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即癌细胞高表达CD276,与T淋巴细胞浸润负相关,而与不良预后正相关。
综上所述,王存玉团队利用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小鼠模型结合癌症干细胞的体内谱系追踪,证实了CD276作为免疫检查点在癌症干细胞中高度表达,而CD276抑制剂能够通过增强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有效地清除癌症干细胞形成。这也提示了CD276可作用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的独特潜在靶点。
王存玉,1963年8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学院讲席教授,口腔生物学和医学系主任,副院长 。
1985年王存玉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系;1989年获得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1990年赴美国Forsyth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获得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在密西根大学建立自己独立实验室;2007年转至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先后担任口腔生物学和医学系主任、讲席教授和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教授;2011年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stem.2021.04.011



推荐阅读
-
PPT分享 | WHO:国药中生、科兴生物灭活疫苗临床数据评估报告 -
国内PARP抑制剂三足鼎立局面将被打破,百济神州帕米帕利获批在即 -
新冠疫苗开发被誉为诺曼底登陆:美国十个月上市两款核酸疫苗的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
疫苗大规模注射四个月后,美国的疫情怎么样了?(最新版本)阅读量已5.8万+ -
药时代故事汇|Keytruda、勃林格殷格翰、礼来、复宏汉霖、亚盛。。。 -
10万+励志长文!坐了40年冷板凳,现在拯救美国就靠她!(附:百条精选点评) -
收藏 | 拯救了美国的mRNA疫苗,制造过程首次揭秘 -
中国好BD|康宁杰瑞(Alphamab Oncology) -
中国好BD|华东医药(HUADONG MEDICINE) -
重磅消息扎堆!礼来乳腺癌新药中国供货开始、齐鲁引进MUC1 ADC药物、渤健多发性硬化新药获批、默沙东终止一新冠药物研发。。。
-
InnolandBio顺利完成收购CrownBio CVMD业务,CEO 董增军强调 “再启航,更专注,服务客户初心不变”
点击这里,欣赏更多精彩内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