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不适合就别读博后了 2021年6月16日 17:15 • 转载推荐 • 阅读 524 作者|中科院Rhyme Z. 注|转载留言即可 学士➡️硕士➡️博士➡️院士,这可能是所有科研工作者心中最理想的科研人生,但真正能顺利完成这样的每个科研阶段的人少之又少。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一条路走到黑似乎并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综合考量多方因素后弃科研从他业也是一种智慧。 2021年5月25日,Nature杂志发表了题为《‘Keep your options open’: postdocs offer advice on academic-research careers》的新闻报道,在一项美国的调查中近1000名博士后受访者极力主张,正在考虑从事学术研究职业的年轻科学家应该认真考虑未来的职业方向,并建议对学术界以外的职业选择保持开放态度,甚至有相当多的受访者建议不要从事学术事业。 一份面向博士后的学术研究职业理解动机调查 PLoS ONE的一份报告详细说明了向80多个美国大学的近1000名博士后提出一个问题——“您会向考虑学术研究职业的人提供什么建议?”的结果。此问题是2017年进行的70个项目的学术研究职业理解动机(U-MARC)调查的一部分,该调查确定了职业计划中的种族和性别差异以及其他问题。 研究人员对回收的答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表达了对博士后生活的广泛关注,包括财务上的不安全感,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以及对补助金的激烈竞争。研究的共同作者,领导了U-MARC调查发展的纽约州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员Marcus Lambert认为,以前的许多研究都提供了教师或机构的观点,但很少见到博士后的观点。这些答复正好提供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彻底且坦率的看待博士后对他们的培训和他们的未来的看法的角度。 在本项调查中,共有994位博士后给予回复,评论的范围从简洁到广泛。调查的主要作者Suwaiba Afonja表示,博士后可以自由地谈论谈论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由此产生的建议对于其他正在思考未来的博士后和早期职业研究人员应该是有用的。她认为,提供这些信息非常重要,这样人们才能知道这条路是否适合他们。 博士后建议不要从事学术研究职业 分析显示,近60名(约6%)受访博士后建议,不要从事学术研究职业,这是最常见的主题之一。一位受访者说:“我是一位成功的年轻研究科学家,但我不建议学生从事学术研究。付出的努力与所获得的利益之间的平衡被完全扭曲了,学术界的某些方面使其变得极具挑战性。”因此他认为,人们不能将自己的幸福和健康完全取决于成为教职员工的想法。 而在《Nature》杂志2020年对来自世界各地的7600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进行的调查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会向年轻的自己推荐自己的研究职业,超过半数(56%)的人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持负面看法,但绝大多数人(61%)对自己目前的职业感到满意。 在PLoS ONE报告中的另一个常见主题中,许多受访者表示,博士应考虑多种职业道路。一位受访者表示,不要将“学术研究职业”视为科学家唯一值得尊重的职业,应保持选择开放。另一位受访者也表示,要尽最大的努力,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行的途径。 学术研究事业成功的关键 “热情”一词是所有答复中的一个高频词汇,出现在近200个回答中,这也证明了其在研究人员与工作紧密相连中的重要性。正如一位受访者所说,科学应该是你的头号热情。它必须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让你忽略许多长时间的工作,以及你把收入高峰的那几年花费在压力大、工资低、不稳定的“培训”岗位上的事实。另一位受访者也表示,要确保你找到一种方法可以重新点燃你对研究的热情,这样你就能克服那些挫折。在这个职业中,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和更多样化的想法,而不是更少。 受访者还确定了研究成功的其他关键,包括来自机构和导师的大力支持。许多人说成功归结于个人素质。一位受访者提出,要确保你真的喜欢提出自己的假设,有知识来评估它们的新颖性,以及写作技巧,让这些假设得到基金资助。另一位受访者建议,在实验室里要努力工作,多多写作,经常阅读,与他人合作,不断成长。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论文或拒绝资助来定义自己。 Lambert表示,如果在2021年提出这个问题,更多的受访者会讨论多样性和包容性问题。“黑人的命也是命”和其他社会运动已经导致早期职业研究人员重新思考他们对机构中一些系统性障碍的理解。他正在开展博士后工作,以便了解他们的最新关注和职业规划。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1-01437-6 —END—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授权转载作品,仅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衷心感谢! 文中图片为授权正版图片,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网络 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衷心感谢! 推荐阅读 闪耀ASCO!从恒瑞/中生/百济/信达/君实,看中国新药未来 就在六月!多款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药物迎来新进展,首款药物即将获批 巨头并进,成药在即——口服SERD靶向药最新格局 全球第四款溶瘤病毒产品获批!180多款在研,多内外多家企业布局 2002年对饶毅教授诺奖预言的点评 又走了一个!第三名FDA专家组成员因阿尔兹海默症新药获批而辞任 CGT CDMO——三剑客(药明/康龙/博腾)的扩张之路 从Aducanumab到GV-971,人类能跳出阿尔兹海默症这座“五指山”吗? 从横空出世到领跑眼科创新药,揭开欧康维视临床研发神秘面纱 ——访欧康维视首席医学官陈冬红博士 极目生物宣布引进FDA批准干眼治疗器械大中华区、韩国及东盟十国独家权益 里程碑!渤健/卫材阿尔兹海默症新药Aducanumab获FDA批准上市,十年磨一剑! 药时代直播间67期 | 对话强生创新:探索肿瘤免疫疗法趋势与合作 肿瘤治疗新纪元,还有哪些领域在蓄势待发? 六院士齐聚张江有话说|这里还有张文宏主任、朱剑虹会长、Christian Brechot主席、郝捷主任。。 点击这里,欣赏更多精彩内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赞 (0) 打赏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0 生成海报 闪耀ASCO!从恒瑞/中生/百济/信达/君实,看中国新药未来 上一篇 2021年6月15日 16:52 2021年全球药企TOP50强发布,中国5家上榜 下一篇 2021年6月17日 11:24 相关推荐 转载推荐 君实生物段鑫:不要盲目追求热门药物的License-in 2021年3月3日 9060 转载推荐 GSK:硬杠K药,dostarlimab获FDA批准成为第二个不限癌种的PD-1单抗 2021年8月20日 9990 转载推荐 天境猛攻,艾伯维撤退!CD47是王牌还是炸弹? 2022年7月29日 8510 转载推荐 倒计时1个月!创新药时代,CMC先行!——中国新药CMC高峰论坛全速驶来! 2021年10月8日 7330 转载推荐 卡里科的最新访谈:论文投给Nature,24小时就被拒稿;10多年前,生物公司就广泛布局mRNA疗法 2021年12月31日 5340 转载推荐 早期癌症患者90%可长期存活!如何尽早查出癌症?这种早筛新技术,值得你了解 2022年1月4日 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