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政府一系列严格的管控措施和举国人民百分百的配合,我们成功地做到了新冠感染新增病例0的记录并保持的相当长的时间,实现了新冠病毒在我国的灭绝,这绝对是一项伟大而艰难的壮举。因为自人类认识病毒以来,也仅仅只有天花病毒被清除,而天花与人类共存了至少1500年才迎来其绝迹。
然而病毒的战胜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如习大大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只要有任何一国没有清除病毒,在人口流动的影响下,病毒终会卷土重来,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可见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时代,我们战胜病毒的难度远远超过了以往,纵使科技发展水平较古代有了质的飞跃,能像天花一样消失的第二个病毒也是遥不可及的愿景。这两年我们多次被境外输入病例所威胁并深受伤害,但我们又不能采取极端措施,完全封锁本国,切断一切与国外的流动,因而只能权衡利弊,在机场、港口等外来人口和货物入境的高风险区加强管控,将病毒的入侵风险降到最低。尽可能的保障经济的发展,维持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我们应当接受新冠病毒或许将与人类长期共存的观念,理性看待新增感染病例,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是对自己也是他人最好的职责和保护。
认识并了解新冠病毒也将是我们大众的必修课,纵使我们无法消灭它,但科学的认知是我们消除恐慌的有力基石。
新冠状为什么老是变异?
其实病毒只要复制扩增就会有变异的可能,新冠病毒作为一种RNA病毒,其变异的速度比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更快。同时作为呼吸道感染病毒,由于飞沫、接触、气溶胶都可传播,不易防范,因而比血液、母婴、性等其他方式传播的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和传播速度,因而感染人群和流行区域更加广泛,使得病毒的复制扩增不断进行,加上药物疫苗等的选择压力,这也是流感和新冠病毒容易变异的重要原因。
最初不是叫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吗,为啥又来了一个阿尔法Alpha(α )、贝塔Beta(β)、伽玛Gamma(γ)和德尔塔Delta(δ)病毒,这些跟最初的SARS-CoV2又是什么关系呢?其实病毒只要复制扩增就会有变异的可能,新冠病毒作为一种RNA病毒,其变异的速度比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更快。所以任何感染者所感染的病毒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并没有被命名为新的病毒株,那是因为我们只关注令人担忧的变异株,也就是只有在世界范围引起广泛感染,有数据表明传播力、毒力增强或者导致疫苗和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等这些变异株才会被单独给予名字,提示我们新变异株与原始株出现了不同的性状。

什么是德尔塔Delta(δ)病毒?
德尔塔病毒株最初爆发于2020年末的印度,是引起今年4月份印度疫情的主要变异株,随后在世界其他地区成为主要流行株。据统计该变异株占亚洲感染病例的84%左右,占因果感染病例的97%左右,占全球感染病例的80%,可见delta变异株的传播能力。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德尔塔株的突变点位于Spike蛋白包括受体结合区域(RBD)的5个氨基酸的改变,包括L452R, T478K, E484Q, D614G and P681R。研究报道位于RBD区域的L452R,T478K和E484Q的突变可能导致了德尔塔株与受体ACE2的结合力增强,同时P681R的突变可能促进了Spike蛋白被furin剪切水平,这些改变综合促进了德尔塔突变株的传播能力(Cherian et al.,2021)。

Delta株为什么造成危害更大?
研究报道发现感染delta株的患者体内病毒载量更高,甚至可到达感染原始株的1260倍,表明该变异株的复制能力更强。同时感染者感染株后4天即可在体内检测到,而以往报道感染者平均在地6天方可检测到病毒。更强的复制能力、更高的病毒载量使得病毒在呼吸道出现的时间缩短,病毒含量增多,携带者可能在未感染的情况下已经称为了病毒传播者。这使得寻找零号感染者以及追踪溯源更加困难(Li et al.,2021)。


近一个月我国多地报道了delta变异株的确诊病例,尽管报道只有数位的确证病例,为什么武汉市等一些地区政府要采取全员核算筛查,封锁密接甚至连次密接人的小区,煞费苦心的挖出每一个确证病例的行程轨迹,这些近似疯狂的措施跟国外安于现状的表现行程鲜明对比。很多人或许会疑惑目前我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否过于严苛,政府是否反应过于强烈,难道真是一种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吗?从delta变异株的特点来看这些严格的措施尤为重要,否则一切都是徒劳,面对病毒的传播力,一切都合情合理,一切都势在必行。
但不管病毒叫什么名字,他们依然都是同一种病毒,目前我们对新冠病毒的所有探索和认识对于Delta株以及将来的新变异株依然适用。然而目前对于delta变异株的一系列科学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认识,包括其致病力是否比原始株更强,免疫逃逸的能力以及目前疫苗的适用性等等。新的突变株也许会迟到但终将到来,人类对新冠病毒的研究仍将继续,虽然充满残酷与无奈,但我们需要理性接受新冠状=病毒或许会同流感病毒一样长期与人类共存。
-
Cherian, S., Potdar, V., Jadhav, S., Yadav, P., Gupta, N., Das, M., Rakshit, P., Singh, S., Abraham, P., Panda, S. and Team, N.,2021. SARS-CoV-2 Spike Mutations, L452R, T478K, E484Q and P681R, in the Second Wave of COVID-19 in Maharashtra, India. Microorganisms.9. -
Li, B., Deng, A., Li, K., Hu, Y., Li, Z., Xiong, Q., Liu, Z., Guo, Q., Zou, L., Zhang, H., Zhang, M., Ouyang, F., Su, J., Su, W., Xu, J., Lin, H., Sun, J., Peng, J., Jiang, H., Zhou, P., Hu, T., Luo, M., Zhang, Y., Zheng, H., Xiao, J., Liu, T., Che, R., Zeng, H., Zheng, Z., Huang, Y., Yu, J., Yi, L., Wu, J., Chen, J., Zhong, H., Deng, X., Kang, M., Pybus, O. G., Hall, M., Lythgoe, K. A., Li, Y., Yuan, J., He, J. and Lu, J.,2021. Viral infection and transmission in a large, well-traced outbreak caused by the SARS-CoV-2 Delta variant. medRxiv.



推荐阅读
-
做药太难了!FDA也不容易!PDUFA申请费明年首次突破3百万美元 -
极目生物脉络膜上腔注射疗法ARVN001获东盟十国及印度独家权益 -
ADC冰火两重天!明星公司股价跌至一块钱。CMC真的很关键! -
张文宏为什么要被炮轰?“共存”、“清零”一回事,从70年前的著作看“抗疫战争” -
中国首个具有心血管适应症的GLP-1周制剂诺和泰®正式上市 ——引领糖心共治周制剂时代 -
医药冠上明珠、商业模式制胜+医疗服务赛道的奥秘与未来 -
博腾股份与丹诺医药达成战略合作,探讨API+制剂一体化服务模式 -
Size doesn’t matter: 肿瘤缩小难以评价抗癌药疗效 -
1年股价翻了40倍的明星Biotech,如今重磅药物遭FDA发函,又跌回去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