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国内在胃肠道肿瘤领域的发展较快,尤其是疫治疗,在免疫联合治疗的出现后,逐渐打破了肝癌无药可用的困境,前景良好。然而,目前从事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人员、临床医生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结直肠癌研究以及胃癌治疗依旧道阻且长,但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相信,随着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与执着,定会迈向更美好的未来。那么,就让我们关注一下近期胃肠道肿瘤治疗药物的研发进展。
01
用于食道癌和胃食管交界癌:默沙东Keytruda
2021年3月,美国FDA批准默沙东Keytruda(pembrolizumab)联合铂和氟嘧啶类化学疗法,用于治疗不适合进行手术切除或放化疗的转移性或局部晚期食道癌和胃食管交界(GEJ)癌。
默沙东宣布,欧盟委员会已批准抗PD-1疗法Keytruda标签扩展,作为单药疗法,用于治疗3岁及以上、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失败、或在不适合ASCT的情况下至少接受过2种疗法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成人和儿童患者。这代表着欧盟对Keytruda的第一项儿科批准。默沙东公司和卫材(Eisai)公司联合宣布,由PD-1抑制剂Keytruda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envima构成的组合疗法,在治疗晚期、转移性或复发子宫内膜癌经治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双重主要终点,与化疗相比,显着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02
中国食管癌(ESCC)免疫治疗:抗PD-1抗体百泽安®
2021年7月,百济神州(BeiGene)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已受理抗PD-1抗体药物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tislelizumab)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sBLA):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线标准化疗后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这是百泽安®的第八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在中国获受理,其中有五项已在国内获批。

在ITT人群中,百泽安®组的中位OS为8.6个月、化疗组为6.3个月。在 PD-L1高表达患者中,百泽安®组的中位OS为10.3个月、化疗组为6.8个月。
03
首个国产ADC新药: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获批
2021年6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附条件批准荣昌生物自研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商品名:爱地希)上市,适用于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化疗的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治疗。这是继罗氏的Kadcyla、Seagen/武田的Adcetris之后,国内第三个获批的ADC抗体,也是首款由本土制药企业自主研发的ADC产品,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04
HER2阳性胃癌一线免疫治疗:默沙东Keytruda(可瑞达)+
曲妥珠单抗+化疗方案获美国FDA批准
2021年05月,默沙东(Merck & Co)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抗PD-1疗法Keytruda(可瑞达®,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及含氟嘧啶和铂类药物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HER2阳性胃癌或胃食管交界(GEJ)腺癌患者。

Keytruda是第一个被批准与曲妥珠单抗和化疗联合应用一线治疗胃癌或GEJ腺癌的抗PD-1疗法。该适应症是在FDA的实时肿瘤学审查(RTOR)试点项目下进行审查,并给予肿瘤缓解率和缓解持久性数据获得加速批准。针对该适应症的持续批准,将取决于验证性临床试验中对临床益处的验证和描述。
05
治疗晚期肠癌:BMS免疫组合疗法Opdivo+Yervoy获NICE批准
2021年5月,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卓越研究所(NICE)发布一份最终评估文件(FAD),推荐将百时美施贵宝免疫组合疗法Opdivo+Yervoy用于治疗某些晚期肠癌患者,具体为:接受氟嘧啶化疗失败、有罕见的微卫星高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突变的晚期肠癌患者。
Opdivo+Yervoy是获得监管批准的唯一一个双重免疫治疗方案。治疗CRC方面,Opdivo+Yervoy方案于2018年7月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年龄≥12岁、先前接受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治疗后病情进展、dMMR或MSI-H转移性CRC成人及儿科患者。2020年9月,Opdivo+Yervoy方案在日本获得批准,用于治疗抗癌化疗后病情进展的MSI-H不可切除、晚期或复发性CRC患者。
根据百时美施贵宝网站信息,截至目前,Opdivo+Yervoy方案已获批6种癌症、7个治疗适应症,不同国家有所差别,具体包括:黑色素瘤、肾细胞癌、结直肠癌、肝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膜间皮瘤。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转载,版权归拥有者,仅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衷心感谢!
文中图片为授权正版图片,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网络
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衷心感谢!

推荐阅读
刚刚!2022科学突破奖公布,两位mRNA技术先驱与其他23名学者分享1575万美元奖金 中国仿制药辛酸往事:用量85%的仿制药,只花了12%的医药支出。人才怎样才能留在制造业? 3.8+万人观看!诺华人才空中宣讲精彩回顾 Promega开班在即!| 如此火热的PROTAC不可不知! 特别报道 | 明星公司今何在?十年过去了,这些生物技术公司还好吗?(下) Startup Biotech公司架构及融资方案设计 | 药时代直播间第71期 Science重磅:颠覆教科书!科学家找到癌症发生源头,治愈肿瘤有了新思路 复旦大学药学院付伟课题组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刘景根研究组在新型MOR选择性激动领域取得进展 【视频】徐佳熹博士:兴证研究在传承中有力前行 | “同梦·同兴”三十周年 重磅!首次活人大脑中证实!神经炎症是阿尔兹海默症发展关键上游机制!或推动新疗法面世 极目生物获得国内首项老视药物疗法ARVN003三期临床试验申请批准 刚刚!中国第2款,全球第6款CAR-T获批!——药明巨诺「瑞基奥仑赛」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