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发现可能造成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率翻倍的基因

牛津大学发现可能造成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率翻倍的基因


11月4日,Nucleome Therapeutics创始人、牛津大学教授James Davies在Nature子刊 nature genetics上发表文章,鉴定出一种可能使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风险增加一倍的基因。用于识别该基因的技术已独家授权给了Nucleome。

牛津大学发现可能造成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率翻倍的基因


自新冠病毒全球爆发以来,已造成全世界数百万人死亡,世界各地的研究团队一直在寻找人类基因组中对新冠病毒应答敏感性和严重性产生促进作用的基因信号。先前研究已确定3号染色体上的一段DNA(3p21.31)可使65岁以下成年人死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增加一倍。然而,科学家们不知道这种基因信号是如何增加风险的,也不知道造成这种风险的确切基因变化。


南亚血统的人中60%携带这种高风险基因信号,而欧洲血统的人中只有六分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一些英国社区的高死亡率以及新冠病毒在印度次大陆的影响。


研究人员利用Nucleome的研究平台,结合机器学习和新的超分辨率3D基因组分析方法来识别致病基因变体、涉及的细胞类型和效应基因,从而识别出可能的相关基因——Leucine Zipper Transcription Factor Like 1(LZTFL1)。


接受上皮细胞间质转型(EMT)的肺上皮细胞(而非免疫细胞)可能是3p21.31相关死亡风险的原因,而EMT 受LZTFL1调节。


牛津大学发现可能造成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率翻倍的基因


James Davies等在文章中精确定位了该基因。发现更高水平的LZRFL1可能会阻止细胞排列使气道和肺部无法正常抵抗病毒,但它不会影响免疫系统,因此携带这种基因的人可能特别受益于疫苗接种。


牛津大学发现可能造成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率翻倍的基因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版权归拥有者。

仅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衷心感谢!

文中图片、视频为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网络

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13651980212。微信:27674131)。衷心感谢!


牛津大学发现可能造成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率翻倍的基因

推荐阅读

牛津大学发现可能造成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率翻倍的基因
牛津大学发现可能造成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率翻倍的基因
牛津大学发现可能造成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率翻倍的基因
牛津大学发现可能造成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率翻倍的基因

牛津大学发现可能造成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率翻倍的基因

牛津大学发现可能造成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率翻倍的基因点击这里,欣赏更多精彩内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0)
打赏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上一篇 2021年11月17日 14:07
下一篇 2021年11月17日 14:10

相关推荐

公众号
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