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仅在一级市场表现活跃,而且在二级市场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
不仅投资了诸多A股与港股的医药企业,而且在美股资本市场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
从数量来看,生物医药企业有34个,位居第一,互联网企业有17个,位居第二; -
从市值来看,生物医药企业为43.96亿美元,位居第一,继二季度首次出现生物医药行业持仓市值超过互联网行业后,高瓴资本的持仓中生物医药企业仍然保持第一,且首次出现持仓中前三大仓位均为生物医药企业。
1、重仓标的变化小,长期投资风格明显

2、新建仓位:新股+基因测序
-
Erasca(NASDAQ:ERAS) Erasca是一家靶向RAS/MAPK的肿瘤精准疗法公司。公司认为治疗RAS肿瘤的最佳方法是采取综合方法,来靶向RAS/MAPK通路的多个节点,不是使用单一药物,而是使用组合疗法。 目前,公司已经拥有针对RAS/MAPK的各个节点的11条在研管线,与竞争对手相比,公司的优势在于全面: 一是药物靶点较全面:几乎针对RAS/MAPK的各个节点,包括RAS蛋白本身,它的上游和下游节点,以及肿瘤的逃脱通路; 二是药物结构较全面:覆盖小分子、大分子和蛋白降解药物等多个药物结构。 公司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每年约有550万RAS/MAPK信号通路异常驱动的新增确诊癌症患者,但超过90%的患者面临有限的治疗选择。 公司的创始人是Jonathan E. Lim,此前担任Ignyta的CEO,Ignyta在2017年被罗氏以17亿美元收购。Erasca于今年7月登陆纳斯达克,IPO募集了3亿美元,吸引了高瓴资本、Cormorant、OrbiMed等机构的投资,也入选了2021年的Fierce 15 药企。 -
Cytek Biosciences(NASDAQ:CTKB) CTKB是流式细胞技术研发商,通过全光谱分析(FSP)技术,提供高分辨率、高参数和高灵敏度的新一代细胞分析工具。 在一级市场,CTKB获得了高瓴创投、北极光、昆仑资本、RA Capital、OrbiMed等知名机构的投资,此次上市后中披露的高瓴持仓,应是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云集的背后,是流式细胞仪的临床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而CTKB采用科研+临床双轮发展的策略,以期在未来几年内覆盖多数临床市场。
-
Illumina(NASDAQ:ILMN)&Pacific(NASDAQ:PACB) ILMN是基因测序领域的龙头企业,目前正在收购自己的子公司GRAIL,进军癌症早筛领域,而PACB也是一家基因测序公司,2019年时,ILMN曾经要收购PACB,但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否定,此次ILMN收购GRAIL也是面临着一些审批难题。 PACB在今年2月获得了软银投资,并与罗氏签订了长达15年的合作协议,研究基于基因测序的IVD产品。同时PACB在今年8月并购了Omniome公司,成为唯一一家同时具备高精度long-read和short-read测序平台的公司,也为公司进入肿瘤筛查市场提供了机会。高瓴资本同时建仓两家基因测序领域的领头企业,可能是基于基因测序广泛的应用前景。
-
Tango(NASDAQ:TNGX)&Surrozen(NASDAQ:SRZN) TNGX是与SPAC公司BCTG合并上市的医药企业,致力于利用新型DNA测序,及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开发新型肿瘤免疫疗法,公司的基因组学技术平台应用了合成致死原理,通过进行大范围基因筛检,寻找与突变基因相互作用的合成致死基因,并研制靶向药物。 TNGX与吉利德于2018年达成合作协议,并在2020年扩大了合作协议,吉利德最多可以选择合作范围内最多15个药物的全球权利。公司管线比较早期,目前均处于临床前阶段。 SRNZ是与SPAC公司CHFW合并上市的医药企业,是一家开发新型再生医学抗体的生物公司,专注于对Wnt蛋白信号通路的特异性控制,以治疗组织损伤为主的疾病,公司此前投资方还包括李嘉诚旗下维港投资。

3、从增减持的角度来看,高瓴资本操作比较频繁:
-
增持仓位方面,高瓴资本在三季度增持了传奇生物,增持幅度高达1600.79%,有可能是购买了传奇生物selling shareholder的股份,此外还增持了ALGS和IMAB两家医药公司,其中ALGS是一家肝病治疗公司,主打药物ALG-010133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发布治疗乙肝的一期数据。
-
ARGX:是羊驼源抗体研发的领头企业,8月底欧盟的EMA受理了药物efgartigimod上市申请,公司股价也是重返350美元,高瓴资本顺势减持三分之二的持仓; -
CDAK:是一家外泌体疗法公司,三季度被高领减持61.01%,随后在Q4爆出SRPT提前终止的研究合作,且预计在年底发布的数据也有所延迟,CDAK的减持时机非常精准; -
BEAM:华裔科学家张锋创立的基因编辑公司,高瓴已经在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进行了减仓操作:今年1月,CRSP、EDIT等基因编辑板块在ARK 基金的买入下,创下了新高,估值水平处于历史高位;而6月底,基因编辑公司NTLA的数据不错,将整个基因编辑板块的估值推向了1月的水平,高瓴也是借助这两次机会大幅减持BEAM。在三季度,高瓴资本再度减持21.54%;
-
KRON:2020年四季度上市的新股,今年二季度解禁期过后,高瓴资本连续在两个季度都进行了减持;
-
被高瓴减仓的医药股,不一定会走出跌势,像此前高瓴连续两个季度减持了VIE,公司则随后宣布被另一家上市医药公司HZNP收购,溢价50%+,药股卖飞的概率真的很高;

4、清仓仓位方面
-
APLS:公司在9月发布治疗Geographic atrophy是数据不好,导致股价大跌近40%,此前高瓴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对APLS减仓,有可能是在数据发布前提前减仓;
-
FGEN:7月16日,FDA AdCom meeting反对治疗CKD的药物roxadustat上市,股价暴跌4成以上,而roxadustat已经在中国和日本审批通过。 -
LPTX:9月公司发布了药物DKN-01与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治疗食管癌的数据,股价大涨近三倍,高瓴资本可能是借此利好进行了清仓,而与之相反,LPTX大涨之后,百济神州再次认购了公司的增发。
-
MAAC:是一家SPAC公司,三季度完成与生物医药投资公司Roivant Sciences宣布合并,高瓴选择了清仓。

5、高瓴资本三季度持仓的启示:
-
不看好生物医药板块的四季度行情。除了参与了几家公司的IPO,高瓴资本仅增持了天境生物、传奇生物、ALGS等三家生物医药股,与此同时,却清仓了15只标的,减仓了6只标的,至少反映出高瓴资本不看好生物医药板块的四季度行情。
-
看好基因测序赛道。高瓴资本在三季度新建仓的两只基因测序龙头企业:ILMN和PACB,尤其是ILMN还面临着并购GRAIL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建仓,可见高瓴资本对基因测序应用前景的看好;
-
持仓仓位更加集中。三季度,高瓴资本前三大医药股的持仓占全部医药股持仓的市值达69.74%,而相较于二季度的60%,持仓集中度进一步增加。同时,在高瓴资本持仓的83只股票中,前三大仓位是百济神州、传奇生物和天境生物,首次出现前三大仓位均为生物医药企业的情况。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衷心感谢!
文中图片、视频为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网络
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微信:27674131)。衷心感谢!
推荐阅读
2021中国新药CMC高峰论坛现场盛况全纪录!6个小视频,1800+照片,12万+浏览,精彩瞬间永留心间! 《Cell》重磅!免疫记忆可被大脑唤醒!为什么开朗的人不容易患癌?都和大脑调节免疫机制有关 收藏!CDE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 -
辉瑞专栏 | 成功的CDMO合作如何为无菌制剂产品的成功奠定基础 (第六部分,共计六部分) -
3.92万美元/年,罗氏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定价曝光 -
先机勃发 · 共创未来!勃林格殷格翰与国内多家顶级医院在2021进博会签署临床研究框架协议 -
诺和益®进博首秀,1.3亿糖尿病患者新选择!——专访诺和益®中国3期临床研究主要研究者、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




点击这里,欣赏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