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上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患者的需求,而“以患者需求为核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已经成为药物研发界的普遍共识。这一共识源自今年7月2日,CDE发布的“关于公开征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征求通知”),一些分散的、低效的、重复低水平的创新将因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拒绝me-worse,酝酿创新巨变
“征求意见”的发布曾激起国内市场极大反响,以A股市场为例,当时跌幅在10%以上的多达12只,跌幅超5%的有59只,多只CRO/CMO/CDMO个股纷纷出现大跌。在众医药股集体杀跌的背后,正是源自征求通知酝酿的巨变,它在一定程度上“挤掉”了创新药的估值泡沫。Me-too类企业并非不可取,它们的出现,有助于降低医保支付压力和患者用药负担,但如果所有企业都扎堆在同一领域,临床资源浪费、资金浪费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我国的制药行业就会逐渐失去竞争力,形成“内卷”式“内战”。
仔细回想,早在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就提出了“鼓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多年来,国家药监局通过消除审批积压、改革注册分类、建立沟通交流机制、默示许可制度、药品加快上市通道等,快速提升了创新药物的批准数量。
上周五(11月19日),CDE六连发重要文件。其中,最受业内关注的就是《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从内容上来看,它是对“征求意见”中的内容进一步进行了明确,同时也对CDE在11月10日发布的《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现状年度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揭示的一些主要问题,如:爆发式的创新药临床试验深陷同质化内卷、拖沓的临床试验效率、儿童药临床试验占比低、临床试验地域分布不均衡等,进行了一系列回应。
呼应“报告”问题,让肿瘤药研发质效并举
(1)“指导原则”回应“报告”中所呈现的“扎堆抗肿瘤,阿帕替尼、PD-1单抗夺冠”问题,提出更关注安全性、有效性和依从性的要求:
“新药研发应以为患者提供更优(更有效、更安全或更便利等)的治疗选择作为更高目标“
“’对照药’是体现新药临床价值的基础“
“应该关注阳性对照药是否反映和代表了临床实践中目标患者的最佳治疗选择”
“开发长效制剂,减少给药频次,可有助于减少患者治疗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
“改良型新药的研发,可以参考《化学药品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知道技术原则》。”
“鼓励在研发初期即考虑应用、设计和开发PRO工具,通过PRO了解患者需求,并为后续研发过程中充分、合理和科学地应用PRO工具打下基础。”
“指导原则”强调了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中受试者的权益,比如首次进行人体试验(firstin human, FIH),受试者的安全性始终是首要关注的事项和重要的评价内容,并通过引入新的治疗终点“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PRO),来捕捉传统评价指标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等无法全面反映的患者治疗体验和临床获益,以及抗肿瘤治疗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指导原则”回应“报告”中揭示的“针对老人和儿童的临床试验少”问题,给陷入研发困境中的企业提供一些新的创新思路——改良型新药研发也是创新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抗肿瘤药物领域,研发的关注点都高度扎堆于靶点,而忽视了改良给药途径和药品剂型,以及对罕见病适应症的探索。
“鼓励研发单位开发针对儿童的剂型,尤其是低龄儿童,需考虑其吞咽能力及口味等”
“考虑到老年人肝肾功能的退化,建议研发单位在对其所开发的药物在肝功能/肾功能对PK的影响有所掌握的前提下,进行老年人群用药的临床开发,确保老年人群的安全性。”
“原则上,单臂试验适用于治疗严重危及生命且缺乏有效标准治疗手段的难治疾病或罕见疾病,并在早期探索性研究中初步显示突出疗效的单药治疗。”
“改良给药途径是重要改良方式之一。比如,开发皮下制剂、口服制剂,将改善患者治疗的便利性;”
“改良型新药的研发,可以参考《化学药品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5]。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改良方式,都应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并且尽可能顺应患者一般的治疗习惯,切实符合患者的便利性。在对给药频次进行改良时,建议选择符合患者用药记忆规律和习惯的给药频次,特别是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治疗时(如口服,皮下注射),更需予以关注。”
除了适应症和靶点的创新,CDE也鼓励在改善治疗体验和便利性等角度上寻求创新。
(3)“指导原则”回应“报告”中揭示的“招募临床试验患者难“、”临床试验进度拖沓“和“临床试验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提出要精准定位目标人群,使入组患者最大可能地从试验药物中获益,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上市后,治疗人群的精准性:
“富集策略,即通过筛选,在最有可能获益的受试者中开展临床试验。“
“用富集策略,精准人群定位的同时,应兼顾其他未能被‘富集’人群的治疗需求,在富集人群中的临床试验成功后,应基于科学开展临床试验,合理地扩大治疗人群范围。“
“在药物开发过程中,还需要关注试验人群是否可以代表相应瘤种高发人群的治疗需求。“
指导原则还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在儿童或青少年中发病率更高为例,要求在开发ALL为目标适应症产品时要关注对高发群体的研究。
从“Fast-follow“到“Smart-follow”,直面何为创新
我国的创新药研发主要分为四步走。第一步从“仿制”转型为“创新”,从研制Me-too类开始;接着是围绕原NCE结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的Me-better类;然后是做“Me-better”类里最强的那个,也就是Best-in-class类;下一步就是“First-in-class”(FIC)药物。四个月前,当CDE“征求通知”出台时,就已揭示了我国抗肿瘤药物研发要从Me-better向FIC过渡。
制药企业价值曲线图片来自: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目前,我国的创新药研发水准主要处于以仿制为主到仿创结合的层次,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药IP的来源,于是就用引进,慢慢在国内形成这样一个模式:靠License in,做Fast-follow,追随也有微创新。百济神州的短期目标也是“先做一些成药可能性高、周期短的项目,解决生存问题”,长期再做完全创新的药物。
从市场端来看,Me-too类上市后销售风险较大,市场价值相对较低。这源于现有药品支付环境对Me-too类的态度,且Me-too类需要在FIC类上市与仿制药上市间的窗口期寻求生存,在上市时间上就面临着严重冲击,尽管Me-too类也有如辉瑞的立普妥、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等获得巨大成功的案例。从长远来看,由Me-too/Me-better向BIC过渡,最终开发FIC,是我国从医药大国转变为医药强国的重要途径。“指导原则”的发布,意味着我们是时候从fast-follow变为smart-follow了,毕竟恒瑞,豪森也是从仿制药起家,逐渐过渡到fast-follow,然后完全直面创新。从“仿制药”到“已有靶点的创新药”,再到“全新靶点的创新药”循序渐进,通过从仿制到创制的过程,既锻炼新药研发的队伍,也促使企业完成pipeline的布局。
总结
不仅仅是“指导原则”的发布,随着近年来国内创新药市场的竞争逐步加剧,海外MNCs的重磅品种加速进入国内、国产优质创新药的不断推出,这些都成为了挤压“泡沫”研发的作用力。在过去的四个月时间里,国内的创新药企业经历了很多的思考——“真创新”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成长的过程,我们先学会“license in”/“license out”,承认自己在研发环节中的薄弱之处,从“Fast-follow”变为“Smart-follow”,既对研发能力、研发速度及确定性有一定要求,同时对上市后的市场情况、细分赛道竞争情况,差异化情况也有相应要求。
随着医保谈判和带量采购的不断推进,具备差异化的创新药企才具有更大的议价空间和自主定价权,从而更快地实现“现金流回拢”和进入“从研发走向上市的良性循环”,而真正具备创新精神的头部企业会在大浪淘沙之后始见金。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衷心感谢!
文中图片、视频为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网络
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微信:27674131)。衷心感谢!
推荐阅读
如何创新永续,在雨后春笋般成长的新药公司之林中保持领先地位?| 药时代专访德琪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梅建明博士 感恩节大礼!NMPA官宣批准两款重磅产品!热烈祝贺亚盛、思路迪/康宁杰瑞/先声药业! 精彩回放!一起回顾2021中国新药CMC高峰论坛首日要点! 中国新药研发20年!——20位大咖回顾那激情燃烧的难忘岁月 “群贤毕集,创研未来”,2021勃林格殷格翰创新大赛完美收官! 2021中国新药CMC高峰论坛现场盛况全纪录!6个小视频,1800+照片,12万+浏览,精彩瞬间永留心间! 《Cell》重磅!免疫记忆可被大脑唤醒!为什么开朗的人不容易患癌?都和大脑调节免疫机制有关 收藏!CDE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 药时代报告 | 谢雨礼博士解读有机化学赋能药物发现的新课题 辉瑞专栏 | 成功的CDMO合作如何为无菌制剂产品的成功奠定基础 (第六部分,共计六部分) 创新致胜的今天,和铂医药的专利库里都有哪些”大杀器”? 极目生物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全球临床Ⅲ期及以上小分子口服新冠药盘点 | 新药VS老药——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3.92万美元/年,罗氏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定价曝光 先机勃发 · 共创未来!勃林格殷格翰与国内多家顶级医院在2021进博会签署临床研究框架协议 诺和益®进博首秀,1.3亿糖尿病患者新选择!——专访诺和益®中国3期临床研究主要研究者、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 进博会力促创新合作——勃林格殷格翰与上海之江生物签署新冠双特异性抗体药物CDMO合作协议 ADC药物Q3大卖1300万美元,这家biotech股价却大跌 揭秘奥默,一家挑战“今日之药”的创新药企,勇气可嘉,实力何在? 辉瑞新冠口服药物Paxlovid降低住院或死亡风险高达89%!股价大涨! 里程碑!默沙东口服新冠药物molnupiravir获批! 三迭纪:创业六载,步履不停,开启3D打印药物的2.0时代 伏美替尼一线治疗达到临床终点,EGFR靶点为何经久不衰? 金嗓子退市风波启示录 | 药企发展动力来自创新 光靠吆喝难以永留市场“芳心” 5.25亿美元!默沙东布局细胞因子疗法 里程碑!PNAS | 人源全长PI3Kα复合物三维结构成功解析(附:邵峰院士、叶德全院长点评) 药企股价破发频现,为IPO立项的Me Too项目由谁买单? 重磅!上海打造新“诺贝尔奖”,红杉中国捐赠5亿元独家支持 大咖云集!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隆重开幕 68位诺奖得主参会 中药专家赵军宁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默沙东,一家值得尊敬的公司!将向105个发展中国家分享抗新冠口服药,用行动践行增辉生命的承诺! 复星医药疫苗业务受制于人 欲40亿深耕疫苗领域 11月11日,欢聚张江,共话我和我的CMC!——第二届中国新药CMC高峰论坛期待您的光临! 2348位同药已投票!关于PD-1和恒瑞的调查结果,现在公布! 150个小视频,26万+次播放,讲述新药研发奇幻之旅!那些人,那些药,那些感人的故事。。。 从鲁迅想到新药研发 | 世上本没有药,吃的人多了,安全有效,也便成了药 2021年H1全球前5大糖尿病药企营收及主要产品盘点 强生创新网络研讨会 为创新者带来机遇! 美国CDMO也疯狂!~ 这家“卖水人”一周吞并三家公司 前FDA检查官Peter Baker先生诚邀广大朋友们出席2021中国新药CMC高峰论坛! 视频 | 纪念中国出生的诺贝尔奖得主Edmond Fischer教授! 陈力博士、华烨博士热烈欢迎朋友们莅临第二届中国新药CMC高峰论坛! 收藏 | 十大跨国药企的Top3拳头产品盘点 谢雨礼博士 | 有机化学又获诺奖,药物创新发动机面临四大新课题(文末有彩蛋!~) 为中国创新药插上翱翔全球的翅膀!——「创新药全球布局与国际标准生产质量高峰论坛」在张江成功举办! 破局当下新药研发的困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多维度利用 CDE杨志敏 | 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新药研发 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召开,“张江药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不入张江,焉得辉煌?!18位大咖邀您共赴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 辉瑞专栏 | 成功的CDMO合作如何为无菌制剂产品的成功奠定基础 (第四部分,共计六部分) GLP-1的前世今生——追寻Best-in-Class GLP-1RA的爱恨情仇 和铂医药FcRn抗体进入临床三期!有望领跑10.8亿美元中国市场! 百济神州、辉瑞、BMS的Logo都换了,恒瑞的还远吗?~~(请投下您宝贵的一票!) 恒瑞国际化迈出新的一步!祝贺Eid博士担任恒瑞(美国、欧洲)首席医学官!他曾在BMS、默沙东、罗氏等跨国药企担任高管 默沙东新冠口服药:小概率成功背后的残酷真相 默沙东新冠小分子–机理与结构 K药和O药双雄争霸、巅峰对决的故事 创新药时代,CMC先行!——新Logo,新海报!中国新药CMC高峰论坛全新驶来!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副主任周思源: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研发与科学监管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受理赛诺菲糖尿病创新药iGlarLixi上市申请 最强创投大会卫星会!双元盛锋Bio酒会连办六届,共议差异化创新赢得未来! HIV治疗正式进入基因编辑时代! 中国好BD | 阿诺医药




点击这里,欣赏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