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时代直播间第73期,点击下图了解更多↓
背景

所谓DGR支付体系,就是将相似或相近的病例按组划分,以组为单位打包确定价格,医保局则以该价格确定报销标准。
基于该报销标准,医疗机构“超支不补,结余留用”。这也意味着,医疗机构必须主动改进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以实现医院盈利。
简单来说,通过“先付费后治疗”的预付制方式,使医疗机构丧失定价和收费的自主权,从而有效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自80年代DRG推出后,美国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明显降低。此后,DRG支付体系,被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效仿,成为医保控费的有力手段。
实际上,我国也早就在探索DRG支付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符合国情的互补产品——DIP模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这两种模式已经到了全面铺开阶段。11月26日,医保局制定了《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表示:
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一场影响不亚于集采的“控费”战争,即将全面打响。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作者。
仅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衷心感谢!
文中图片、视频为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网络
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13651980212。微信:27674131。邮箱:contact@drugtimes.cn)。衷心感谢!
推荐阅读
进博如高考,这家百年跨国药企“键”入佳境,“中国关键”项目成绩斐然! 收藏!2021年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宣”批准的创新药、疫苗(持续更新中) 徐亦迅博士 |“诺光灯”下的科学史掠影 (下)——2008年化学奖:生物发光现象与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 万字长文!ADC烽烟四起,III期临床群雄逐鹿:老牌玩家的“内”与“外”;HER2靶点之争;新靶点“三剑客”,创新不止于靶点 -
诺和益®进博首秀,1.3亿糖尿病患者新选择!——专访诺和益®中国3期临床研究主要研究者、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




点击这里,欣赏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