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时代直播间第73期,点击下图了解更多↓
目前盛行的理论认为大脑中的斑块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新研究则指出,细胞自我清洁的能力减慢可能是导致不健康的大脑堆积的原因。
除了失智的体征外,如果医生在大脑中发现两样东西的组合,即淀粉样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就可以做出明确的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斑块是淀粉样肽的堆积,而缠结主要是由一种叫做 tau 的蛋白质构成。
“大约20%的人有斑块,但没有失智症的体征,“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R)化学教授 Ryan Julian 说,”这使得斑块本身似乎不是原因。”
Ryan Julian 教授
出于这个原因,Julian 和他的同事们调查了 tau 蛋白的一些未被研究的方面。他们想了解对 tau 蛋白的仔细检查是否能揭示出更多关于斑块和缠结背后的机制。
Tau 蛋白形式的一个关键但难以检测的差异,使科学家们能够区分那些没有失智症外在体征的人和那些有失智症体征的人。这些结果现在已经发表在《蛋白质组研究期刊》(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上。
研究于2021年11月24日发表在《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最新影响因子:4.466)杂志上
Julian 的实验室专注于单个分子的不同形式,称为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是同一分子,但其三维方向与原分子不同,” Julian 说,“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手,双手是彼此的异构体,是镜像,但不是完全复制。同分异构体可以有旋向性。”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既可以是右旋异构体,也可以是左旋异构体。Julian 说,正常情况下,生物中的蛋白质都是由左旋氨基酸组成的。
Tau蛋白模型,一种对阿尔茨海默病发展至关重要的蛋白质
在这个项目中,研究人员扫描了捐赠的大脑样本中的所有蛋白质。那些有大脑堆积但没有失智的人有正常的 tau ,而在那些出现斑块或缠结以及失智的人身上发现了不同形式的 tau 。
“如果你试图把一只右手的手套戴在你的左手上,它不会太好用,” Julian 说,”这在生物学中也是一个类似的问题,分子在一段时间后就不像它们应该的那样工作了,因为一只左手手套实际上可以转化为一只不适合的右手手套。”
一般来说,在65岁以上的人中,清除细胞中耗费或有缺陷的蛋白质的过程(称为自噬,autophagy)会减慢。目前还不清楚原因,但 Julian 的实验室正计划对此进行研究。
幸运的是,已经在测试药物来改善自噬。一些候选药物包括已批准用于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的现有药物,这可能有助于加快批准过程。
“这些措施以及药物疗法最终可能有助于预防该疾病,”Julian 说:“如果自噬速度减慢是根本原因,那么增加自噬的东西应该具有有益的、相反的效果。”
参考文献
Source:UC Riverside
Scientists discover potential cause of Alzheimer’s Disease
Reference:
Does 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 Data Contain Hidden Gems? A Case Study Related to Alzheimer’s Disease
Evan E. Hubbard, Lilian R. Heil, Gennifer E. Merrihew, Jasmeer P. Chhatwal, Martin R. Farlow, Catriona A. McLean, Bernardino Ghetti, Kathy L. Newell, Matthew P. Frosch, Randall J. Bateman, Eric B. Larson, C. Dirk Keene, Richard J. Perrin, Thomas J. Montine, Michael J. MacCoss, and Ryan R. Julian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Article ASAP
DOI: 10.1021/acs.jproteome.1c00558
相关阅读
-
新框架:不是一种而是有三种形式的阿尔茨海默病 -
再现曙光!全球首个阿尔兹海默症鼻腔喷剂疫苗人体临床试验正式启动 -
身体活动可能通过降低大脑炎症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预后 -
春天来了:越来越多的阿尔茨海默症单抗药进入FDA审查 -
3500万阿尔茨海默患者的希望:开创新靶点治疗方法,有望提供特异性疫苗 -
最新阿尔茨海默药临床试验结果喜忧参半,tau靶向抗体治疗未来不明 -
3.92万美元/年,罗氏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定价曝光 -
Science子刊:颠覆对阿尔兹海默症发展进程的认知,毒蛋白多点开花,不断复制 -
一种利尿剂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
一款老药的小鼠实验显示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前景 -
研究支持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联系 -
渤健阿尔茨海默药销售远低预期,公司考虑裁员等措施削减成本 -
胆固醇导致阿尔茨海默病斑块的形成 -
阿尔兹海默症发作前6年诊断准确率100%,U-p53抗体有望成为早期诊断第一选择 -
重磅!首次活人大脑中证实!神经炎症是阿尔兹海默症发展关键上游机制!或推动新疗法面世 -
Nature子刊:CRISPR基因编辑,在阿尔兹海默症预防和治疗中潜力巨大 -
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开发重燃激情 -
A药风波大梳理:18年以来首款阿尔兹海默症药物上市,为何争议不断? -
再次发挥优势?索元生物引入灵北阿尔兹海默症III期临床失败产品全球权益 -
近5年获批的抗癌小分子新药和阿尔兹海默症新药Aducanumab -
趁热打铁:FDA批准新药2天后,这家阿尔兹海默症研发公司提交了上市申请 -
又走了一个!第三名FDA专家组成员因阿尔兹海默症新药获批而辞任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作者。
仅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衷心感谢!
文中图片、视频为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网络
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13651980212。微信:27674131。邮箱:contact@drugtimes.cn)。衷心感谢!
推荐阅读
进博如高考,这家百年跨国药企“键”入佳境,“中国关键”项目成绩斐然! 收藏!2021年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宣”批准的创新药、疫苗(持续更新中) 徐亦迅博士 |“诺光灯”下的科学史掠影 (下)——2008年化学奖:生物发光现象与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 万字长文!ADC烽烟四起,III期临床群雄逐鹿:老牌玩家的“内”与“外”;HER2靶点之争;新靶点“三剑客”,创新不止于靶点 -
诺和益®进博首秀,1.3亿糖尿病患者新选择!——专访诺和益®中国3期临床研究主要研究者、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




点击这里,欣赏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