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减”!Nature封面:生活的真谛是“放下”

“大道至减”!Nature封面:生活的真谛是“放下”

“大道至减”!Nature封面:生活的真谛是“放下”

看到下面的四张井字格了吗?


“大道至减”!Nature封面:生活的真谛是“放下”

图 1. 如何使网格变得对称?(图片来源:Nature)


好,现在请你对图 1网格中的颜色进行修改,使每个10×10格子中的绿白方块上下左右都变得对称。


请问——最少需要修改多少次,才能完成上面所说的这个目标?


记下你的答案了吗?悄悄透露一下,最佳答案可不是9 / 18 / 18 / 12 哟!


OK,那我们进入下一题——


“大道至减”!Nature封面:生活的真谛是“放下”

图 2. 如何提高乐高的稳定性?(图片来源:Nature)


图 2是一个用乐高搭成的小房子,屋顶的一个角落被一个柱子支撑着。现在,“工程师”们要在屋顶上铺上一大块水泥砖。但若仅仅依靠现有的一根柱子,屋顶必然会被压垮,然后砸到站在屋顶下的(躺枪)小人。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改变这个结构,使屋顶能稳固地被压上水泥砖,从而救那小人一命?


ps:乐高可不是免费提供的,每增加一块,都需要花费你1枚硬币。(说不差钱的——请走开)


——你是不是也觉得,加一块乐高在小人面前的那个屋顶角落,不就是最优的解法吗?


其实,上述两个测试是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研究人员在一系列“问题解决”实验中,邀请了数百名实验对象来完成的几个任务之一。相关研究论文已于2021年4月7日在《自然》(Nature)期刊发表,题为“People systematically overlook subtractive changes”(人们习惯性地忽略减法策略)。


“大道至减”!Nature封面:生活的真谛是“放下”

图 3. People systematically overlook subtractive changes(图片来源:Nature)


通过设计一系列有意思的小实验,研究人员观察到人们对不同问题的处理方式。他们发现,解决问题时,选择做“加法”似乎是我们的默认模式——哪怕在当时的情况下,做“减法”可能会使效率变得更高。


看到这里,你是否对之前的这两个“脑筋急转弯”产生了新的想法了呢?


其实,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和我们一样。


在第一个“脑筋急转弯”中,有约80%的参与者们会选择在空白的半边增加绿色格子来凑成对称结果,而不是删除已存在的绿色格子,即便后者所需要操作的步数更少;而对于乐高建筑,绝大多数的参与者们也都会选择通过增加支柱来加固结构,而不是索性把原本存在的那个支柱去掉,让屋顶直接固定在底座上。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人们更喜欢通过“增加元素”来解决问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做“减法”的效率会更高,而是压根就没有想到还可以通过用“减少元素”来解决这些问题。


确实,当作者在乐高实验中明确提示实验者“增加乐高是要钱的,但减少则是免费的”的时候,使用减法策略的人数明显上升了。这说明,在自然状态下,人们确实偏爱于做“加法”,但当人们有更多机会去思考或实践时,他们提出减法策略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这也进一步证明,其实人们都明白,“多”并不意味着好,“少”也并不代表不好,只是减法策略常常被我们所忽视罢了。


这一现象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总是疲于应付越做越多的工作安排;为什么家中的物件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堆积成山;为什么有些公司总会渐渐陷入各种繁文缛节;为什么写的文章总是会越改越长;为什么钻戒总是越大越好……


“大道至减”!Nature封面:生活的真谛是“放下”

图 4. Less Is More(图片来源:Nature)


在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困难,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要不要加点什么来进行改变,即使做减法的效率会更高、更经济。但在物质丰富甚至是冗余的今天,“删繁就简”已然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学会做“减法”或许更能有助于提升大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正如开篇的两个问题所对应的那样:没有如期完成预定的任务,是否是因为一次性给自己安排的事情太多,才让自己疲惫不堪?一心想着要为新年设立10个flag,是真的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规划了吗?


在这项实验中,这几位有趣的科学家通过乐高和图块的形式,很好的向大众诠释了——面对生活,敢于“放下”、勇于“放下”、善于“放下”,才是人生的真谛。


所以此刻,请关掉手机和电脑,让大脑在没有负担的前提下思考才能更加有效。2022,你准备好做“减法”了吗?


Reference:
[1] Nature: People systematically overlook subtractive change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380-y


撰文|许楚楚
编辑|小耳朵


“大道至减”!Nature封面:生活的真谛是“放下”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作者

仅供感兴趣的个人谨慎参考,非商用,非医用、非投资用。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衷心感谢!

文中图片、视频为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网络

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13651980212。微信:27674131。邮箱:contact@drugtimes.cn)。衷心感谢!

“大道至减”!Nature封面:生活的真谛是“放下”

推荐阅读

“大道至减”!Nature封面:生活的真谛是“放下”
“大道至减”!Nature封面:生活的真谛是“放下”
“大道至减”!Nature封面:生活的真谛是“放下”

“大道至减”!Nature封面:生活的真谛是“放下”

“大道至减”!Nature封面:生活的真谛是“放下”点击这里,与~20万同药们喜相逢!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药时代

发布者:药时代,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0)
打赏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上一篇 2022年1月4日 16:52
下一篇 2022年1月4日 16:53

相关推荐

公众号
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