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不同,在实行两票制后,中国的医药流通情况已经大为好转,中间环节缩减对药品价格的控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再辅以“国谈”、“集采”等政策,医保局可以说是把“杀价”功夫练到了极致。 美国的体制则不同,极度商业化的社会无法实施「全民医保」,以福利为名的组织却演变了美国最大的“药价杀手”——PBM。 PBM,全名药品福利管理商,于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在美国,是一个介于保险机构、药厂、医院和药房间的管理协调组织,成立的最初目的是希望通过与药品企业、医疗服务机构、保险公司签订合同,以求在不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影响医生或药师的处方行为,达到控制药品费用增长,对医疗费用进行有效管理,节省支出,增加药品效益的目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PBM逐渐变味。首先,药价具有极端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其次PBM自己即是药品的定价者,又是药品的消费者。这使得他们的权力极为庞大,甚至做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垄断。在长期的服务和积累中,PBM已经学会如何与美国政府打交道,他们之间的互动也已逐渐衍化成一种猫捉老鼠的游戏。美国政府负责为医生开具的处方买单,而PBM则考虑如何从中分得一杯羹。像开完药之后拿提成;能用便宜的仿制药非要用贵的原研药,这种“曾经”发生我国药品销售体系下的事情,PBM也在干。调研公司46brooklyn的CEO Antonio Ciaccia 曾研究过药品定价,他解释说:“许多医疗保险参与方在药品定价方面并不精通,许多福利管理顾问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利益冲突。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有线电视账单,在你打电话说你要取消它的时候,对方才会给你一个准确的账单、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 PBM中,只是更加复杂一些,每当你觉得你已经知道PBM规则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你并不知道它们是如何运作的。”
46brooklyn的CEO Antonio Ciaccia,来源:公司官网美国全国社区药剂师协会首席执行官B. Douglas Hoey在一份声明中说:“PBM的行为就像垄断者。他们秘密的反竞争行为增加了处方药价格,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并阻碍了合理竞争。他们已经逃脱严格监管太长时间。”为此,在今年2月份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开了一场会议,投票决定是否通过「强制干预PBM控制药价的提案」,然而最终的投票结果为2:2打平,只能无奈搁置。但FTC并未停止努力,而时一直在启动调查事宜,并审查几项关于PBM的常见投诉,以明确推行改革的获益性。尽管PBM、美国药品定价影响最大的是美国人们,但在出海浪潮下,中国药企对于美国药品价格的关注也在日趋增加。 3详解美国药品定价体系
在信达/礼来PD-1事件中,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细节。美国肿瘤卓越中心主任最初欢迎中国药品申报FDA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希望能通过引进竞争降低美国药价。 2019年4月1日,Pazdur在他主持的主题为“PD-1 Pandemonium:FDA Speaks with Industry on the Past,and Future of PD-1 Drugs”的会议上提出,PD-(L)1的领域已经太拥挤了,当时会议邀请了PD-(L)1已经上市的6家药企高管参与问答,他认为这6个药没有区别,从临床角度都是一样的。美国已经不需要更多的PD-(L)1了,这个领域太拥挤了,为什么邀请更多的中国药厂?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美国市场药品的价格,但事实上他完全低估了美国药品定价系统的复杂性,FDA态度的急剧变化也就非常合理。药品的定价直接关乎最终获得的利润,在出海浪潮之下,熟知美国药品定价系统,对评估出海产品的收益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PBM只是美国药价系统中的一个环,其背后蕴含的是几十年来美国社会对于药品的价格博弈,限于能力、经验有限,我们无法做出更深入的解析。但是,在药时代直播间【百期直播特别活动】中,我们特别邀请了请旅居美国纽约多年的药时代美国医药事务特聘专家孟八一老师主讲美国处方药的定价与报销这一主题。活动分为上下两期,10个主题,在共计三个小时的直播里,孟老师将为我们详细拆解和剖析美国医疗市场和医疗制度的形成过程、美国处方药定价的复杂性以及背后的利益博弈、药房福利管理PBM的形成和作用、美国处方药返款背后逻辑和对药物定价的影响。本讲座无意说清楚美国药物定价的细节,但是,会尽力告诉您,为什么美国的药物定价和报销会如此混乱。这一点可能大大出乎您的认知和预料。我们深信,本系列直播干货满满,将为中国新药研发行业和广大企业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实际的指导作用。欢迎同药的您,届时前来观看!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