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PD-1再临FDA大考,此次胜算几何?
2022年2月,信达/礼来携PD-1信迪利单抗初征FDA 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ODAC),最终结果以“ORIENT-11不是一个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与ICH E17指导原则描述不相符”、“ORIENT-11不适用于美国人群和美国医疗实践”等六大原因为由,被委员会建议补充额外临床试验。
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却为我国创新药企提供了基于中国数据申报BLA的可贵参考价值,加速了诸多本土药企对全球化布局的战略调整。
2023年10月,君实的PD-1特瑞普利单抗获FDA批准用于鼻咽癌的一线治疗,成为我国首款成功出海FDA的PD-1抗体;5个月后,百济神州相继宣布其PD-1替雷利珠单抗获FDA批准用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治疗。
曾经的“PD-1四小龙”,已有两龙出海。剩下的卡瑞利珠单抗,FDA以俄乌战争无法完成当地临床试验中心的检测为理由之一,于今年5月给出CRL。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24年9月26日,ODAC会议再次召开,将集中讨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G/GEJ)、ESCC的应用情况。
替雷利珠单抗被卷入。
01
本次ODAC会议,共涉及四款ICIs,分别为替雷利珠单抗、O药、K药以及CTLA-4抗体伊匹木单抗。
根据FDA官网介绍,目前获批的ICIs在G/GEJ、ESCC适应症中未限制PD-L1表达水平。累积数据显示,PD-L1表达水平似乎可以作为这类疾病疗效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即PD-L1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可能对ICIs有更好的响应。
然而,这一结论还有待商榷。由于不同的临床试验使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评估PD-L1表达水平,并且定义PD-L1阳性使用的阈值也各不相同。这意味着即便是在同一类患者中,由于评估标准的不同,PD-L1的表达水平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解读。
所以,FDA希望委员会就以下三个问题发表意见:
1)PD-L1表达水平作为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适用性;
2)不同PD-L1表达水平的人群的风险-获益评估;
3)累积数据是否足以支持限制适应症人群。
笔者认为,关键点在于辩证PD-L1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局限性,即PD-L1表达水平的复杂性,其并非肿瘤发展的直接驱动因素;以及PD-L1作为生物标志物的非排他性,如PD-L1的表达与临床获益并非绝对相关。
但不论如何,此次ODAC的结果,将有可能直接影响到临床实践中ICIs的使用指南和发展方向,以及替雷利珠单抗单抗的BLA。
目前,FDA正在评估替雷利珠单抗作为一线疗法,用以治疗不可切除、复发、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SCC患者,以及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GEJ患者的监管申请。
02
本次ODAC会议议程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部分,分别探讨G/GEJ、ESCC适应症中ICIs的使用。讨论的问题均为上述三点,药时代将全程直播。





03
对于我国制药界而言,阈值与测量标准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国内临床实践中ICIs的使用,指导原则的更新,以及在研药物的同步。
封面图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