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预测:2035-2040年间,首位华人跨国药企CEO有望诞生

DeepSeek预测:2035-2040年间,首位华人跨国药企CEO有望诞生

 
正文共: 4464字 24
预计阅读时间: 12分钟
 

DeepSeek预测:2035-2040年间,首位华人跨国药企CEO有望诞生

在北美生物医药行业的实验室里,华人面孔从来不是稀缺资源。他们非常勤奋,为公司创造了很大的价值。尽管华人为主力军的东亚裔从业者在基层技术岗位占比高达25%,但当视线移向管理层办公室,这个数字却戏剧性地缩水至不足11%。至今,还没有一位华人和东亚裔人才担任过美国大型制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这些发现来自于ElevAAte Biotech发布的行业调查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那就是来自中国及东亚的人才在跨国药企里的晋升困境。
这个问题也得到了美国知名行业媒体的关注。

DeepSeek预测:2035-2040年间,首位华人跨国药企CEO有望诞生

ElevAAte Biotech的这份报告重点分析了市值在5亿美元或以上的公司。在全面分析的181家公司中,7%的高管职位由东亚裔美国人担任。但是,当把目光投向大型制药公司时,这个数字急剧下降——只有约2.75%的首席执行官是东亚裔美国人。更重要的是,东亚裔人才更有可能通过自己创办公司成为生物技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制药界54% 的东亚裔首席执行官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最高职位的,而白人首席执行官的比例为 27%。
这种”实验室饱和、管理层真空”的职场生态,正在引发业内对药企人才晋升机制的深度反思。一位美国名校医学院副院长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亚裔研究员,他们能够精准解析蛋白质结构,却解不开职场晋升的密码。”
这种结构性失衡在波士顿、旧金山等生物医药重镇尤为明显——实验室里此起彼伏的普通话交流声,往往止步于管理会议室的玻璃门外。
造成这种断层的原因错综复杂。行业观察家发现,许多亚裔专业人士被困在”技术精湛-领导力欠缺”的认知偏见中。一位38岁的韩裔首席研究员坦言:”项目讨论时,我的方案总被要求’再完善些数据’,而白人同事相似的建议却能直接获得预算支持。”
这种隐形的晋升障碍正在产生连锁反应。猎头公司数据显示,亚裔中层管理者流失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40%,这些人才多数选择海归回国发展或自主创业。”我们正在经历逆向人才流失,”一家MNC药企人力资源总监警告说,”当实验室的中坚力量开始批量出走,整个创新链条都会颤动。”
 

 
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我们立刻又想到了火热的DeepSeek。她的表现令我们倍感震撼,甚至有点恐慌!~~
 
首先,我们请DeepSeek帮助解释一下“华人”和“华裔”的差异之处。DeepSeek立即给出了答复。华人 = 血统或文化上的中国人,国籍不限;华裔 = 海外出生的中国血统后代,国籍为外国。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国籍归属和代际差异,但具体语境中可能因地区、历史背景而略有不同。
 
之后,我们问到,“跨国药企中,诺华的CEO是一位印度人,请预测何时华人可能出任跨国药企的CEO?
 
DeepSeek仅仅深度思考了20秒,就给出了答复。我们先来看一下她的思考过程。

嗯,用户问的是跨国药企中,诺华的CEO是印度人,预测什么时候华人可能出任跨国药企的CEO。这个问题看起来是要分析华人担任跨国药企高管的可能性以及时间线。首先,我需要考虑几个方面:现状、影响因素、趋势,以及可能的阻碍和促进因素。

首先,现状方面,现在有哪些华人在跨国药企中担任高级职位?比如,有没有华人在高管层,比如副总裁、区域总裁之类的职位?如果有,他们的晋升路径如何?比如,是否有从技术岗位转向管理岗位,或者是否有在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作经验?

其次,影响因素可能包括全球化程度、公司文化多样性政策、华人在国际药企中的职业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市场的增长对高管需求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是否会让跨国药企更倾向于选择有中国背景的高管来更好地开拓市场?

另外,需要考虑教育和职业背景。很多印度高管在美国或欧洲接受教育,并在跨国公司有长期的工作经验。华人是否也有类似的路径?比如,是否有更多华人进入顶尖商学院,或者在跨国药企中积累跨地区管理经验?

还有,文化因素和语言能力是否会影响华人的晋升机会?比如,印度人普遍英语流利,这可能帮助他们在国际环境中更容易沟通。而华人如果英语同样流利,并且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否也能有同样的机会?

再者,公司内部晋升机制是否透明,是否存在玻璃天花板的问题?虽然很多公司提倡多元化,但在实际操作中,是否仍有隐性障碍?比如,对非西方背景的高管是否有偏见?

还要看看其他行业的例子。比如,科技行业已经有不少华人CEO,如谷歌的孙达尔·皮柴(印度裔)和微软的萨提亚·纳德拉(印度裔),但药企可能有所不同,因为医药行业更受法规和市场准入的影响,可能更注重本地化经验。

另外,中国本土药企的发展情况如何?如果中国本土药企越来越国际化,比如百济神州、药明康德等,他们的高管是否有机会被跨国药企挖角?或者,这些本土企业的高管是否具备领导跨国药企的经验?

还需要考虑时间因素。印度裔CEO在跨国公司的崛起用了大约二三十年的时间,从90年代开始大量印度学生赴美留学,进入科技和医药行业,逐渐积累经验。华人如果现在开始有更多的高管在跨国药企中层,可能需要10-15年时间晋升到CEO职位。

可能还需要看一些具体案例。比如,目前是否有华人在跨国药企中接近CEO的位置?比如,担任执行副总裁或区域总裁,或者负责关键业务部门。如果有这样的人存在,他们的晋升可能更快。

最后,综合这些因素,可能需要10到20年的时间,也就是2030到2040年左右,可能会有华人出任跨国药企的CEO。当然,这也取决于中国市场的持续增长、华人高管的职业发展路径、以及跨国药企对多样性的重视程度。

出乎预料的是,如飘黄提醒的,DeepSeek犯了一个明显的小错误,谷歌的CEO、微软的CEO是印度裔,不是华人。
 
下面再来看DeepSeek的关键分析和预测结论:
DeepSeek
 

DeepSeek的结论就是:最可能的时间点为2035-2040年间,首例华人跨国药企CEO有望诞生。这一进程将由中国市场地位、企业多元化政策及华人高管自身履历的全球化程度共同驱动。若出现个别标杆人物(如从中国区总裁跃升至全球CEO),时间可能提前至2030年前后,但需突破现有晋升路径依赖。


据悉,为扭转这一趋势,部分跨国药企已经在行动,比如推行”领导力影子计划”,安排资深高管对亚裔科研人员进行跨文化领导力培养,试点该项目后,亚裔参与重大决策的比例提升了25%。
不过,真正打破这层”透明天花板”,或许需要整个行业重新审视那些根深蒂固的人才评估标准,需要方方面面群策群力。

DeepSeek预测:2035-2040年间,首位华人跨国药企CEO有望诞生

ElevAAte Biotech是一家新的非营利组织,2025年1月初正式启动,旨在提高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在美国生物制药公司高管中的代表性。该机构的创始人、核心人物就是当下备受关注的Candid Therapeutic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Ken Song博士。
 

DeepSeek预测:2035-2040年间,首位华人跨国药企CEO有望诞生

Ken Song博士
Ken Song博士曾担任RayzeBio首席执行官,2024年2月公司被百时美施贵宝以41亿美元收购。Ken还曾担任Ablaze Pharmaceuticals、Metacrine、Omniome、Ariosa Diagnostics和Averto Medical的首席执行官或执行董事长。算上RayzeBio,Ken博士领导完成了四次并购交易,为股东创造了超过55亿美元的实际价值。
 
DeepSeek预测:2035-2040年间,首位华人跨国药企CEO有望诞生
 
Candid Therapeutics于2024年9月9日正式成立,并宣布完成3.7亿美元的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Venrock Healthcare Capital Partners、Fairmount、TCGX和venBio Partners共同领投,Foresite Capital、Third Rock Ventures、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Samsara BioCapital、Qiming Venture Partners USA、OrbiMed、Boxer Capital、Redmile Group、Vida Ventures、Two River、Franklin Templeton、LifeSci Venture Partners、Mirae Asset Capital Life Science、Polaris Innovation Fund、Soleus Capital等知名投资机构参与跟投。这是2024年生物医药行业规模最大的一轮融资。在公司成立的同时,Candid还宣布收购了两家中国biotech通过授权产品联合创立的NewCo公司,分别为岸迈生物与Foresite成立的Vignette Bio,以及嘉和生物与Two River、Third Rock成立的TRC004。通过这些收购,Candid获得了两款核心的T细胞接合剂(TCE)管线:来自Vignette Bio的BCMAxCD3双特异性抗体CND106(EMB-06),以及来自TRC 2004的CD20xCD3双特异性抗体CND261(GB261)。2024年12月16日,Candid Therapeutics在一天之内宣布了三起TCE研发合作,合作伙伴分别是和铂医药子公司诺纳生物、岸迈生物、Ab Studio。这些合作进一步巩固了Candid在TCE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为其未来的研发和商业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自 2010 年首次出任首席执行官一职后,Ken Song 博士便敏锐察觉到生物制药行业领导层中东亚裔代表严重缺失这一现象。在与业内其他东亚裔专业人才交流探讨后,他发现大家对此深有同感,都注意到了该领域内东亚裔代表性不足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23 年 8 月,他们在夏威夷举办了一场务虚会,深入交流与商讨应对之策。经过审慎的思考和规划,他们一致决定成立一个正式的团体来解决这一问题。就这样,ElevAAte Biotech 应运而生。
 

DeepSeek预测:2035-2040年间,首位华人跨国药企CEO有望诞生

真诚希望,在包括ElevAAte Biotech在内方方面面的努力之下,首位华人跨国药企CEO尽早诞生。药时代将持续关注和报道。

您赞同DeepSeek的预测吗?欢迎投票!~~

封面图来源:豆包AI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半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

(0)
打赏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为好文打赏 支持药时代 共创新未来!
上一篇 2025年2月2日 14:52
下一篇 2025年2月4日 14:43

相关推荐

公众号
公众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