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免很火,也很卷。
以IL-23为例。2000年,一篇题为“Oppmann B, et al. Novel p19 protein engages IL-12p40 to form a cytokine, IL-23, with biological activities similar as well as distinct from IL-12.”的文章首次报道并命名了IL-23。文章指出,研究者发现一个新的因子(p19),该因子自身无生物学活性,但与IL-12的p40亚基结合后,形成的新型复合细胞因子具有生物活性,且虽结构与IL-12类似但作用机制不同,展现出疾病治疗潜力。这个新的复合细胞因子就是IL-23。
在IL-23发现的第9年,强生的乌司奴单抗(Stelara,通用名:ustekinumab)就获FDA批准上市,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治疗。2017年,强生再推出一款IL-23抑制剂——古塞奇尤单抗。之后,IL-23赛道进入爆发期,接连又有默沙东的替瑞奇珠单抗、艾伯维的利生奇珠单抗、礼来的米吉珠单抗获批上市。几款药的适应症集中几个关键的自免疾病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
以上这些是已经获批上市的新药。据智慧芽新药情报库,目前仍有2款IL-23抑制剂已进入上市审批阶段,并有5款新药进入II期及以上临床阶段。此外,因乌司奴单抗核心专利已到期,全球范围内已有多款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
新药间的硝烟加上低价生物类似药的进攻,IL-23赛道的破局该从何处下手?
强生给出的答案是:IL-23口服拮抗多肽。并表示,其将进行IL-23口服制剂与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的头对头试验。口服制剂头对头注射剂,强生能否如愿?
01 全球首个IL-23口服拮抗多肽:Icotrokinra
Icotrokinra (JNJ-2113)是全球首款进入临床阶段靶向IL-23的口服拮抗多肽,由强生和Protagonist Therapeutics, Inc.合作开发,被设计为每日一次口服。
2024年11月,强生首次公布了Icotrokinra的III期ICONIC-LEAD研究的积极结果。结果显示,Icotrokinra在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中达到双重主要终点。具体而言,在第16周时,近三分之二 (64.7%) 接受Icotrokinra治疗的受试者达到IGA 0/1(可理解为皮肤已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49.6%的患者达到PASI 90,安慰剂组分别为8.3%和4.4%。且第24周时,受试者症状持续改善,74.1%接受Icotrokinra治疗的受试者达到IGA 0/1,64.9%的患者达到 PASI 90。总体而言,皮损清除率和耐受性均良好,达到领先水平。
就银屑病治疗口服制剂而言,Icotrokinra并不是第一个。2022年,BMS的Sotyktu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每日口服一次。据介绍,Sotyktu是一种首创的、口服、选择性、变构酪氨酸激酶2(TYK2)抑制剂,是当时全球唯一获批的TYK2抑制剂,也是近十余年来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口服治疗的首个创新。
强生对Icotrokinra的定位是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潜在一线口服全身疗法,这与Sotyktu形成直接竞争。
Sotyktu的批准基于2项关键III期临床试验,POETYK PSO-1 和POETYK PSO-2(两项研究入组人群基线和药物剂量一致,24周后用药方案略有不同)。据BMS,在POETYK PSO-1研究中,治疗16周时有53.6%的患者达到sPGA0/1(安慰剂组:7.2%),58.7%的患者达到PASI 75(安慰剂组:12.7%);24周时有58.4%的患者达到sPGA0/1,69.0%的患者达到PASI 75。在POETYK PSO-2研究中,治疗16周时有50.3%的患者达到sPGA0/1(安慰剂组:8.6%),有53.6%的患者达到PASI 75(安慰剂组:9.4%);24周时有50.4%的患者达到sPGA0/1,59.3%的患者达到PASI 75。
可以看到,Icotrokinra在选择更高标准PASI 90作为主要终点之一的情况下,16周数据经安慰剂校正后也是不逊色于Sotyktu。强生也在新闻稿中提到,据III期ICONIC-ADVANCE研究(还没公布具体数据),Icotrokinra是要优于Sotyktu的。
目前,基于Icotrokinra在III期临床中表现出的领先皮损清除率和耐受性数据,以及IL-23注射剂过往在自免领域的已知表现,Guggenheim Partners的分析师认为该药的销售峰值将超过50亿美元。
02 口服对战注射
单凭“口服银屑病新药”的标签是值不了50亿美元的。
Sotyktu于2022年9月获FDA批准上市,上市后第一个完整年(2023年)该药的全球销售额仅1.7亿美元,上市后第二个完整年(2024年)全球销售额也才2.46亿美元,同比增长45%。目前,Sotyktu已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及中国获批,已覆盖全球大部分国家/地区。按照如今的增速,Sotyktu距离十亿美元分子都还要走好几年。
另外,口服制剂在临床应用中虽解决了患者顺应性的问题,但生物利用度始终是个跨不过去的坎儿。以同为多肽的司美格鲁肽为例。据PIONEER 研究数据,14mg规格的口服司美格鲁肽的HbA1c降幅为1.5%,体重降幅为4.5kg。而当采用注射剂型时,1mg规格的产品就能达到相当甚至更优的数据。因此,片剂虽在生产和运输以及储存条件上成本更低,但由于用量更大,成本也并不低,甚至安全风险相对会更高。据公开信息,在Ozempic(降糖版注射用司美格鲁肽)和Rybelsus(降糖版司美格鲁肽片)的月治疗费用基本相当的前提下,两者的销售额差了5倍多。注射剂反而更畅销。
基于以上信息,对分析师给出的50亿美元的销售额预期进行分析,可能是出于两点考虑:1)相比于Sotyktu,Icotrokinra靶向自免大靶点IL-23;2)强生正在计划 Icotrokinra头对头乌司奴单抗的III期研究——ICONIC-ASCEND研究。其中,原因二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分析师对这款药的信心。
乌司奴单抗是全球首款靶向IL-23的银屑病治疗药物。2023年其销售额达到巅峰,108.58亿美元。虽面临生物类似药和其他自免领域药物的冲击,但其2024年销售额也仍有103.61亿美元,同比降幅不大。
其他IL-23单抗注射液,比如米吉珠单抗和利生奇珠单抗,此前都进行过与乌司奴单抗的头对头研究。目前来看,乌司奴单抗就像IL-23赛道的疗效标杆,如果Icotrokinra真的能在银屑病这个自免必争适应症上击败乌司奴单抗,那的确是能够改变赛道格局的里程碑事件。
另外,从已披露数据来看,Icotrokinra的安全性数据还是很不错的。若疗效和安全性都能达到与乌司奴单抗相当水平,作为赛道唯一一款口服制剂,Icotrokinra确实配得上50亿美元。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