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冬中,这样的失意并不罕见。但区别于其他因管线失败等原因而潦草收场的Biotech,这家Biotech——Lyndra Therapeutics(以下简称为“Lyndra”)倒闭的原因则更凸显了当下大环境的残酷:没钱!
01 单纯没钱而已
2024年1月,Lyndra公布了其每周口服利培酮 (LYN-005)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关键III期STARLYNG-1(LYN-005-C-301)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在中期分析中,该研究达到了预先设定的主要终点,包括第5周口服周剂量利培酮药物水平与基线速释型利培酮药物水平的几何平均比值。口服周剂量利培酮满足以下终点要求:单侧Cmin(谷浓度)>0.80;单侧Cmax(峰浓度)<1.25;双侧Cavg(平均浓度)0.80-1.40,且90%置信区间符合标准。
这项结果意味着,Lyndra现在正在探索的每周口服单剂量利培酮与此前已上市的每日口服利培酮在药代动力学(PK)特征上相当。
这里提到的利培酮于1984年由比利时杨森公司研制生产,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均有良好的控制作用。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在中国的抗精神病药物市场中,利培酮、奥氮平与喹硫平三种药物占主导地位。就以利培酮/其主要活性代谢物为主要成分的上市产品中,主要为口服片剂、口服溶液和注射剂三种。其中,两种口服剂型最长用药频率为1日一次,如帕利哌酮缓释片。长效注射剂型的用药频率可达两周一次,超长效注射剂型的用药频率则可进一步拉长至一年四次。所以Lyndra目前在研的每周一次口服产品,具有差异化优势,是临床所需要的。
基于去年年初公布的这项STARLYNG-1研究积极结果,Lyndra表示,其计划推进剩余的安全性研究。
02 一家长效口服疗法公司的黄昏
Lyndra 创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其核心技术平台为Lynx™ 药物输送平台,旨在通过标准大小的胶囊以口服形式提供长效疗法。
对于Lyndra的这个核心技术平台,业内是比较认可的,评价颇高。具体而言,这个技术平台可将药物设计为一种由柔性中心轴连接的放射状臂状结构(见下图),然后包括在胶囊中。这种特殊结构十分稳定,能使药物在达到胃部后的很长时间都以这种形态存在,从而避免通过幽门(胃与小肠之间的开口)排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像Lyndra一样掌握这种胃滞留技术的公司是比较少的,其技术具有革命性。

图片来源:Lyndra官网
凭借此技术平台,Lyndra在过去也收获到一些资本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这家公司自成立起,共完成5次融资。其中最大的一笔是于2023年12月公布的,由Sarissa Capital Management领投,Polaris Partners和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跟投的1.01亿美元E轮融资。也是在完成此次融资后不久(1个多月),Lyndra公布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项临床研究结果。
按理来讲,手握独家绝技的Lyndra应该不至于沦落到筹不到钱。因为就目前而言,包括GLP-1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这些较受关注的疾病领域都已经开始向口服制剂的方向进行探索。就在今年3月初,Sorriso Pharmaceuticals公布了口服抗体SOR102的I期临床数据。另外,前不久强生宣布其即将开启全球首款靶向IL-23的口服拮抗多肽——Icotrokinra与乌司奴单抗注射液的头对头研究。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Lyndra的技术都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Lyndra的问题或许在于走得太快了。在2024年的JP Morgan会议上,MIT药物递送研究所主任Robert Langer就曾明确表示:“胃滞留技术更适合无法通过化学修饰实现口服的生物药,但当前行业更倾向先解决分子本身的问题。”也就是说,Lyndra的技术价值或许会在5-10年后生物口服药遇到物理极限时重新被重视,但现阶段确实陷入“太早创新”的典型困境。
另外,Lyndra的困境也与当前整体融资环境有很大关系。在过去的一两年里,资本进行了一场雪崩式的撤退。据EvaluatePharma数据, 2023年生物科技融资额同比暴跌42%。去年年末开始,整体融资环境虽略有回暖,但资本出手还是相对谨慎。这进一步造成一个现象,即融资轮次变少,但单轮融资金额变大;资金越来越多向减重、自免、神经精神疾病等热门领域的公司聚集,少数公司拿走了市场上大部分的钱。Biotech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从Lyndra的现状来看,其显然是在“贫”的那一方。
最后,一个感叹是: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只有技术,没有融资/盈利能力显然是行不通的。
参考资料:
- 公司官网
- https://xueqiu.com/1973934190/304974915?md5__1038=eqUxBD9DnGp4RDBqDTnZDgGDc7nXedx
- 其他公开资料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药时代
发布者:haitao.zhao,转载请首先联系contact@drugtimes.cn获得授权